涉及自身的合法权益最需要什么_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2-06-20 18:50:30 / 法律援助 / 阅读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有时个人很难通过正式的法律途径和行政途径获得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很多时候,向公安机关报警,一般会得到民事纠纷法院处理的建议。如果你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的时候不会获得受理立案。

这时候很多人,要么就是没有办法自认倒霉,要么就是各种越级上访。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思路。

第一,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有清醒的认识,很多时候,自己认为事情很严重,但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正常的民事纠纷,如果这时非得要求公安机关刑事介入,肯定不会获得支持。在执行案件中,经常有当事人说对方欠我钱,如果把对方拘留了,对方就还钱。无论是刑事责任还是执行惩戒措施,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所以就是要理清自己案件的性质,是民事,行政或刑事。

虽然在执行和维权过程当中,我们主张要优先积极合法收集对方刑事犯罪的证据,这是专业的,严格遵守法律的情况下的行为,不足模仿。这是在试图保持威慑,促进和解的策略,分寸要把握好。普通公民个人随意收集他人信息是有可能违反法律的。

第二,遵守国家行政机关管辖范围,比如我们知道治安,刑事问题,公安局管辖。但公安部反复强调过,严禁公安局介入经济纠纷。尤其是很多新型的经济事务,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各种各样的币。如果在投资中受到损失,在国家法律没有明确的禁止之前,很难进行刑事立案。我们国家对创新型的经济活动有相对比较高的容忍度,一般有一个观察期,也有法律的滞后性原因。尤其是新的经济活动,只有业内人士才能了解其中的运行机制,从业人士之外,根本无法判断它是经济犯罪还是真正的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这种问题的暴露,往往是内讧爆料或者是大规模的群体事件后,业外的人才知道。

这种情况一般人维权的难度非常大,甚至我们的法律人士都是在问题完全暴发后,才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原委。不是长期跟踪关注,很难发现其内部的情况,但问题严重爆发了,个人维护权益的机会期也容易过去了。

第三,不要轻易恶意猜测,遵守国家工作人员的指导。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就会想这个国家工作人员是不是受贿了,对方是不是送礼了。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仅仅就是正常的手续和流程。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事情,就是疾病与工伤因果关系鉴定的事。这种鉴定只有一次申请再次鉴定的机会。不能法院诉讼,也不能行政复议。但是当事人却认为是工作人员故意推脱。问起原因,主要是嫌麻烦,需要去省城,没有申请再次鉴定。这时猜测有没有人背后行贿或者受贿,反倒会耽误了正常的维权机会。

最好的办法是,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做好该做的事。

经济中的复杂性超出绝大多数的想象,有的时候,一种创新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有很多时候,模式创新或者是金融创新,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直接就是骗局,所以需要我们广大投资者擦亮眼睛,理性投资,如果遇到被骗,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免责声明#

本站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
点评(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