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抚养费是多少_离婚子女的抚养费标准

2023-04-10 00:43:34 / 法律法规 / 阅读
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随一方共同生活。依据法律规定,另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

抚养费涵盖了子女在成年前的生活费、教育费以及医疗费等费用。同时抚养费虽然单笔金额不大,但往往需要连续支付十几年,总的来看还是较大的一笔费用。对于夫妻俩人将来的生活,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今天我就来和你聊聊,抚养权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法院在决定抚养费金额的问题上,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

作者:褚晓天

在抚养权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法院在决定抚养费金额的问题上,一般会考虑三个主要因素。

首要因素,就是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一般会参考上一年度的当地人均消费支出。

以上海为例,依据上海市统计局今年1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2536元。这个数字除以12,就可以得到月人均消费支出,差不多是3500元。

但别急,这个金额我们没法直接使用。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先明确一下。从立法本意上来说,抚养费,不仅仅需要不抚养孩子的那一方承担,抚养孩子的那一方,也是需要承担孩子抚养费的。

所以,这个3500元,还需要再除以2。视为夫妻二人一人出一半,一人承担1750元。这样,才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

孩子的实际需求,是法院考虑的第二个因素。

上面得到的数据毕竟只是当地的平均数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支出差异较大的不乏少数。所以,如果抚养孩子的那一方能证明孩子实际的生活开销,是可以影响到抚养费最终金额的。

一般而言,教育费用以及医疗费用是其中影响较大的部分。

首先是教育费用,如果孩子目前在民办学校就学,那么要求另一方承担其中的一半费用,是很合理的,法院一般也会支持,从而提高抚养费的金额。当然,如果只是描述将来会送孩子去读民办学校,那么一般是不会得到支持的。

其次是医疗费用,如果孩子身患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那么法官也会将这部分费用考虑在抚养费之中,从而提高抚养费的金额。

除此之外的一些非必要的开销,比如玩具、娱乐、餐饮、课外辅导班等。一般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

所以,如果一方能提供证据来证明,孩子的必要开销超过当地平均消费支出的,那么法官一般都会视实际情况,调高抚养费的金额。

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是法院考虑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

负担能力其实就是双方的经济情况和收入水平了。经济情况可以是有没有房子,存款有多少。收入水平就是字面意思,一般需要提交各自近一年的收入流水作为参考。

不抚养孩子的那一方如果工资较高或者抚养孩子的那一方经济情况较差的,那么抚养费会稍微高那么一点,以弥补抚养方的支出。

不抚养孩子的那一方如果经济情况较差的,比如都没有工作也没有其他财产的。而抚养孩子的那一方经济情况还算可以的。那么抚养费也会略微调低那么一点。

说到这,就不得不谈法律中的另一条规定了。也就是抚养费可以按照不抚养孩子那一方月收入20%-30%的这一标准确定。法律中的确有这么一条规定。几乎每个离婚案件里,只要牵涉到抚养费的问题,客户也总会拿着这条规定来问我。

但这条规定,在实际中的适用,一般是用来决定抚养费上限的,也就是不抚养孩子的那一方,在工资很低的情况下,抚养费不超过工资的20%-30%。但基本不会用来决定抚养费的下限,也就是抚养费至少是工资收入的20%。原因也很简单,抚养费是用来养孩子的,肯定要以孩子的实际需求为准,不会偏差太多。

举个极端的例子,不带孩子的那一方如果月收入10万元的话,按这个规定来判,那一个月的抚养费得有2万元了,孩子一个月的必要开销怎么着也不会有那么多。

所以,虽然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但这条在实际中的适用基本有限,不用太过在意。


总的来说,法院在决定抚养费金额的这个问题上,会先考虑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也就是上一年度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以及父母的经济状况来得出最终的抚养费金额。

但对你来说,如果想要确定孩子的抚养费大致金额,不用那么复杂。可以直接去裁判文书网上,搜一下近1-2年,当地法院的离婚判决或抚养费判决,看看当地法院的抚养费标准差不多是在哪个区间里的。然后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你们双方的收入水平,看看在类似的案例中,法院一般支持多少。这样,也就差不多能估算出抚养费的金额了。

本期视频为你分析了目前法院对于抚养费金额的判决,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2、孩子的实际需求 ;

3、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关于本期内容,如果你有进一步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是私信我,我尽量回答。要是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还请收藏、关注、点赞多多支持。

下期我将继续抚养费这个话题,来聊一下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支付期限,以及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或减少抚养费。欢迎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

本站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
点评(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