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房产税如何计算_ 个人房屋租赁税计算器

2022-06-27 10:51:13 / 法律法规 / 阅读
关于个人住房房产税,又又又又有新消息了!

近日,在上海开征房产税引发热议的同时,财政部再度提及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次,个人住房房产税,真的要来了?

图片来源:豆干sir

01

房产税率:4‰,6‰!

上海开征了?官方回应

近日,上海开征房地产税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有消息称,上海正式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并附上了“最新发布的《通知》”,称“上海税务局发文通知税率:4‰,6‰”。

通知书显示,新购住房应征税的面积(建筑面积)83.7平方米,新购住房单价为32670.48元/㎡,税率0.4%,房产税按7折税率征收。按照给出的公式计算如下:

32670.48 X 83.7 X 0.004 X 0.7 =7656.65

而后上海税务局出面辟谣表示:消息有误,一直在征收。

“此次网传的市民缴纳的房产税,是每年都要缴纳的,并无新意,无需解读为’上海开征房产税’。”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其实早在2011年,上海就已经推行了个人住房房产税的试点。那么,上海是如何征收的呢?征收对象是谁?税率是多少?如何计算?又有啥优惠?

上海个人房产税率分为0.4%和0.6%,适用单价范围如下

计算公式:应纳房产税税额=新购住房应征税的面积(建筑面积)×新购住房单价×70%×税率。

征收对象具体如下:

跟着线图走,一秒明白房产税

1、沪籍单身

2、沪籍已婚家庭

3、外地户籍

外地单身:为限购状态

注:若购入司法委托拍卖等非限购类住房,则全额征收房产税,减免条件同外地家庭购房减免标准。

外地家庭:

若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有效期内已连续满 3 年或积分达到 120 分,则本次购房可直接申请免征房产税;

若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有效期内暂未连续满 3 年或积分未达到 120 分的,可先全额缴纳房产税,待满 3 年或积分达到 120 分后,再申请免征并申请退还持《上海市居住证》期间所缴纳的房产税;

4、境外个人、港澳台居民

境外个人在沪的“居留许可”连续满 3 年并在有效期内的,可以在报税当天直接申请免征,若未满 3 年可先缴纳房产税,待满 3 年后再申请退税,或持有 B 类证件(海外人才引进类居住证)、中国绿卡可以直接申请免征;

台湾居民在沪的“居留签注”连续满 3 年并在有效期内的,或持有连续满 3 年的个税单/社保单/就业证都可以直接申请免征,若未满 3 年可先缴纳房产税,待满 3 年后再申请免征并申请退还该期间已缴纳的房产税

港澳居民持有连续满 3 年的《港澳居民暂住证》/个税单/社保单/就业证都可以直接申请免征,若未满 3 年可先缴纳房产税,待满 3 年后再申请免征并申请退还该期间已缴纳的房产税;

5、房产税减免政策

6、未满一年怎么付房产税?

当年度应纳税额 = 年应纳税额 12个月 当年度应纳税月份

(具体房产税税费减免情形以各区交易中心税务窗认定为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图片来源:苏州楼掌柜)

据悉,重庆和上海于同年开始试点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重庆的个人住房房产税率在0.5%-1.2%之间,征收范围目前仅限主城九区,征收对象为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以及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

02

财政部: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房产税诞生于1986年,一直在征收,而针对个人住房的房产税,仅在试点城市征收。中国目前正在酝酿征收的、备受买房人关注的是“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房产税,房地产税是把针对房屋和土地所征收的所有相关税收统一称之为房地产税,房产税是包含在房地产税收系列里面的一个税种。

目前房地产税尚未立法,但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推动。昨日(8月18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在介绍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时指出,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配合做好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立法审核工作。

据大唐数据研究中心统计,这是今年以来官方第五次提及“房地产税”。

3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召开财税工作座谈会,提出财税政策研究的三大重点,其中之一就是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4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5月6日,刘昆发表《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一文,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5月11日,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建部、税务总局在京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

#免责声明#

本站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
点评(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