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给予什么处罚_诽谤污蔑罪的立案标准

2023-03-21 19:52:06 / 刑法罪名 / 阅读

采取捏造事实、伪造材料等方式反映问题,意图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响、名誉损失或者责任追究的,属于诬告陷害。党章规定,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不准散布小道消息,不准散发匿名信,不准诬告陷害等。《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党员进行批评、揭发、检举以及提出处理、处分要求,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诬告陷害,违背了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和党内政治生活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党章赋予的检举控告权利进行滥用,当成了个人发泄不满,实现个人不正当目的的工具,严重侵害其他党员权利,干扰党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对此应当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政治品行恶劣,匿名诬告,有意陷害,造成损害或者不良影响的行为违反政治纪律,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党纪处分。本项规定与之相衔接,将这种不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明确列为应当依规依纪追究责任的情形。

诬告陷害违纪行为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两者的意图不同。诬告陷害违纪行为意图使他人受到纪律追究;诬告陷害罪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判断意图则主要根据行为人捏造事实的内容和告发机关来认定,如果捏造事实涉嫌犯罪,并且是向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告发的,一般属于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如果捏造的事实不涉嫌犯罪,并且是向司法机关以外的有关机关或者相关单位告发的,一般属于意图使他人受到纪律追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辅导读本》出版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辅导读本》,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对《条例》的修订背景、精神实质、核心要义、条文内涵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特别是对《条例》规定的党员的13项权利和20项权利保障措施逐项作了详细阐释,书中还设置了延伸阅读、典型案例、《条例》修订前后对照表等栏目,观点权威准确,语言通俗易懂,文风清新质朴,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辅导读物。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单行本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相关法规指引》同时出版发行。

#免责声明#

本站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
点评(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