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体包括什么_犯罪主体通俗解释

2023-03-24 06:50:07 / 刑法罪名 / 阅读
1. 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2. 自然人要区分他是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只有具备某种特殊身份,才能构成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具有某种特殊身份,会影响量刑。常考的身份犯:非法拘禁罪中量刑身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侵入住宅罪中量刑身份是司法工作人员。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中的量刑身份是司法工作人员。

3. 单位犯罪是要区分纯正的单位犯罪和不纯正的单位犯罪。就是自然人能不能犯的问题。单位犯罪一般都不要求有法人资格。但私营企业要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法人资格。单位犯罪要求具有单位的意志,意志是由单位决策机构形成的,或者是领导、职员出于为单位谋取利益,依职权形成的。如果在成立单位时就是为了犯罪或成立后主要活动就是犯罪,应以自然人犯罪论处。单位犯罪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负责人判处刑罚。如果单位被撤销了,只追究责任人,如果单位被合并了,判处罚金数额以并入新单位财产收益为限。

4. 对法益创设了法律不允许的危险是危害行为,有危害行为才可以算是犯罪构成第一步。生活行为不算危害行为,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有犯意。比如张三送了一袋枣给李四吃,希望李四噎死。送枣这个行为是没有危险的。降低危险的行为也不是危害行为。但是替代危险属于危害行为。虽然替代的比原有危险小,但也是危害,不过可以根据紧急避险进而定为无罪,这个后面说。

5. 被害人自陷风险由谁负责要分情况讨论。①被害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行为人只是教唆帮助的。主观上被害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客观上对危险有控制能力,则被害人对结果负责。②行为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主观上行为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客观上行为人对危险有控制能力,行为人对结果负责。

6. 行为中包括作为与不作为,都能构成犯罪。因为作为违反的是刑法中禁止性规定,如抢劫、贩毒。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中义务性的规定。如不给婴儿喂奶。这里重点说不作为犯。不作为犯可以分为真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

7. 真正不作为犯看刑法给该罪名设立的规范是不是义务性的。不履行就是不作为。不履行的意思不是放着不做,也可以是积极的做反面的事。如遗弃罪,把婴儿放在床上不管不问是不履行,也可以是积极的把他扔在大街上,这也是不作为。核心就是不履行义务。常考的有:丢失枪支不报罪、不报安全事故罪、遗弃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 恐怖主义犯罪 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拒不执行判决罪 裁定罪、不解救被拐卖 绑架妇女 儿童罪。

8. 不真正作为犯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作为是指积极地制造危险,不作为是消极地不消除危险。在判断时要优先看是不是作为,再看是不是不作为。因为有些罪既不是作为犯,也不是不作为犯。如抗税罪。不作为犯成立有四个条件:①负有作为义务(应为),如对自己或被监护人制造危险的监管义务、对紧急避险和犯罪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对特定关系和特定领域产生的保护义务。正当防卫不产生作为义务。②具有履行能力(能为),要从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去判断。③不履行(不为),是那种做了就可以避免结果发生的,如果做了也不能阻止结果发生的不属于。④等价性(做到一定程度)不作为与对应的作为犯具有等价性才能构成犯罪。如果当不作为犯成立后还需要看主观上有没有认识错误以此来判断是故意还是过失。

今天总结的是犯罪的行为和主体,这两个比较简单,要懂得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真正作为犯和不真正作为犯就行了。如有疑惑,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

本站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
点评(共 条)